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推动高校与地方合作,助力乡村振兴,2025年,西安培华学院实践兴乡忆青春实践队再度踏上征程,来到渭南市李十三村,开展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社会实践活动。7月11日上午,实践队与李十三村再次隆重举行“大学生劳动教育与社会实践基地”授牌仪式,西安培华学院传媒与设计学院党委副书记南斌红,蔺店镇人民政府南增辉副镇长、李十三村李主任、干部张颖、实践队指导老师丁亚莉老师、关小芳老师等相关人员代表,共同见证这一校地携手的重要时刻。仪式现场气氛热烈,双方领导共同为实践基地揭牌,标志着校地合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照片编辑:丁亚莉 照片拍摄:贾雪彬)(照片编辑:丁亚莉 照片拍摄:贺文博)
李主任带领大家参观了村史馆,他对着墙上的老照片介绍,村庄因始祖李十三而命名,是清代著名戏剧作家李芳桂的故乡,馆内陈列的《春秋配》、《火焰驹》等剧本手抄本复制品,正是这位乡贤留下的文化瑰宝。实践队队员们仔细端详着泛黄的纸页,不时记录着李十三“以戏写史、以剧传情”的故事,深刻感受到乡土文化的厚重。
(照片编辑:丁亚莉 照片拍摄:林思彤)(照片编辑:丁亚莉 照片拍摄:陈博俊)
从乡村“核心”水泵房到“古法传承”榨油坊到最后的李十三村村委会,在一幅幅精美的墙绘前,领导和老师们不时驻足观看,仔细询问墙绘的创作思路和寓意,并对队员们的辛勤付出和精彩作品给予了充分肯定,墙绘作品既展现了大学生的青春活力和创新精神,又为乡村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是校地合作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照片编辑:陈天宇 照片拍摄:王汉钊)(照片编辑:丁亚莉 照片拍摄:孙知悦)
(照片编辑:丁亚莉 照片拍摄:王明海)(照片编辑:丁亚莉 照片拍摄:温书杰)
随后,在村委会召开了座谈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队员们踊跃发言,分享了自己在实践过程中的感受与体会。他们表示,通过这次社会实践,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更深刻地了解了乡村的现状和需求,增强了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队员们还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为李十三村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创新想法和建议,如发展乡村特色旅游、打造文化品牌等,得到了领导们的高度认可和赞赏。
(照片编辑:丁亚莉 照片拍摄:高瑞梓)(照片编辑:丁亚莉 照片拍摄:增祥瑞)
南斌红书记在座谈会中提到:“高校学子当以实践为镜,在乡野大地照见青春的价值;李十三村作为清代戏剧家李芳桂的故里,蕴藏着亟待挖掘的文化富矿,期待学子们用专业学识唤醒乡土记忆;实践基地是桥梁更是舞台,愿我们共同培育扎根大地的栋梁之材。”他表示,以后将继续以基地为依托,持续选派师生团队深入田间地头,在乡村规划、非遗保护、教育帮扶等领域贡献智慧。
(照片编辑:丁亚莉 照片拍摄:黄朝锞)
“艺术不仅在庙堂之上,更在田野之间”南增辉副镇长对实践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表示,大学生的到来为乡村带来了新思想、新活力,希望队员们能把在实践中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转化为推动乡村发展的实际行动。村主任李主任则表示,往后,我们希望能和西安培华学院继续深化合作,让更多像墙绘这样的好项目落地生根;也期待有更多同学能走进我们乡村,用你们的创意和才华,为乡村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共同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照片编辑:丁亚莉 照片拍摄:刘佳轩)
此次,西安培华学院“实践兴乡忆青春”社会实践队在李十三村开启的第二次征程,不仅是一次艺术创作之旅,更是一次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队员们用青春和汗水,在乡村大地上绘就了一幅幅美丽画卷,也留下了一段难忘的青春记忆。未来,他们将继续践行青春使命,扎根社会服务,展现培华学子风貌,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