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00米的雪域高原,是二十二冶乃至中国中冶从未挑战过的高度,这里常年降雪,最低气温达到零下40度,氧含量只有平原地区的一半,而紫外线强度却是平原地区的两倍以上,项目条件之艰苦、难度之大、要求之高,在二十二冶前所未有,也正是这种挑战,激发了项目员工的斗志,他们几乎都是八零后和九零后,甚至有些都是刚刚毕业的大学生,他们每个人都有应对困难的独特方法,他们个个身怀绝技且能征善战,他们不爱表达,但骨子里充满了二十二冶人的坚韧和刚毅,尤其是玉龙项目的党员干部,真正做到了最重的担子他们挑,最艰苦的地方他们去,最紧急的关头他们上,最困难的时刻他们到,吃苦在前,冲锋在前,给全体项目员工做了很好的榜样。
玉龙项目上去的第一支先遣部队包括项目经理车刚,项目党支部书记刘力永,项目技术经理朱旭太,项目技术负责黄迎涛,虽然他们的职责分工不同,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就是共产党员,项目前期的后勤保障工作还不完善,他们只能早上八点带着方便面和暖水壶上山,每天在冰天雪地中工作都超过12个小时,直到晚上八九点钟才能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驻地。
在这里有身先士卒、靠前指挥的项目经理,也有顶风冒雪、顽强拼搏的一线工人;有强忍病痛、坚守岗位的工程师,也有夜以继日、忘我工作的技术员。无花无草无怨悔,有苦有乐有豪情,就是他们在雪域高原上的真实写照。
为了保障员工的生活和健康,目前项目党支部已为员工建起了高原食堂,每天派专车为山上的员工送饭,不管工作有多忙,每天都能让他们吃上热腾腾的饭菜;项目办公区和生活区分别设置了医护室,宿舍安装了弥散式供养设备,确保员工吃得好,睡得香;同时还和昌都市人民医院签订了医疗服务协议,每季度为员工进行全面体检;此外还在昌都市设立了休整基地,便于员工定期到低海拔的区域进行休整,同时公司也制定了反探亲制度,每半年项目员工可以到昌都与家人短暂的团聚。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西藏玉龙项目条件虽然艰苦,但同样也是锻炼人才的摇篮。我们将这里比作西北公司的“黄埔军校”,项目党支部为每一名员工制定了职业发展规划,他们能吃苦,能战斗,善于啃硬骨头,善于打攻坚战,玉龙项目将为西北公司输出一大批优秀项目管理人才,他们将把玉龙精神带到其他项目,将铁军文化传播到整个西北公司。
自2018年9月进场施工,到2020年12月建成投产,万余名建设者历经27个月、800多个日夜的鏖战,在海拔4600米以上的藏东高原,克服高寒缺氧、高海拔人机降效严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不利因素,发扬“艰苦奋斗、勇往直前、挑战极限、永争第一”的“铁军”精神,将工程打造成为技术一流、装备一流、效益一流的青藏高原标志性工程,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同时大型球磨机和半自磨机安装,高原混凝土保温防裂,高海拔地区压力管道焊接、大跨度钢结构模块化施工等难题一个个被相继攻破,为公司在高海拔地区承建矿山开发项目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玉龙项目要申报国家优质工程奖,争取拿到鲁班奖,我们将通过这一项目打造二十二冶在矿山开发建设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品牌优势,进一步增强二十二冶在矿山建设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玉龙项目党支部和全体党员就像帕米尔高原上守卫在红旗拉普哨所的战士一样,对每个战士来说,“红旗拉普”四个字就是一种荣誉,对西北公司来说也一样,“玉龙铜矿”四个字就是一种荣誉,他们并没有因为条件艰苦而感到难过,他们在攻克一个又一个困难的同时感到骄傲和自豪。他们把自己的奋斗和伟大的事业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他们骄傲的认为,一生中能参与这样超级工程的建设是一种幸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玉龙党支部和全体参战人员前进的动力,伟大的二十二冶人,伟大的施工建设者,他们的奋斗将缔造伟大的事业,他们的苦难将成就美好的明天,他们的付出一定会被铭记,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致敬,为他们点赞,他们将凭着共产党人的理想和信念在雪域高原上创造伟大的奇迹。(杨延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