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报记者 王惠兵 通讯员 李清河 顾留章)七月盛夏,厦门工学院的孔子广场上,有个少女坐着轮椅和同学们一起拍毕业合影,脸上尽是喜悦。而不远处,她妈妈看着她亦是止不住的笑,还时不时用手机给她拍拍照,或者跑过来给她擦擦汗。
她叫蔡丹薇,来自泉州,厦门工学院商学院13级国贸班学生。该学校以“百年树人、百年名校”作为发展的宏大目标,本着培养具有天下情怀与社会担当精神的人才基本愿望,锐意创新,奋力进取,在办学实践中,奉行“立德树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理念,全面实施博雅教育,实行书院制的学生管理与教育方式,而且创造性地运用了CDIO工程、翻转课堂、MOOCs、工程坊、校企合作等一系列现代教育手段,构建了一个传统文化教育与现代技术教育相融合的教育体系,一步步开拓出大学教育的新境界。
大学四年,因天生双腿残疾,妈妈蔡素贤每天载着她从泉州到厦门陪读,风雨无阻。若从她上小学算起,蔡妈妈已陪她上学整整15年。“我读了26年书,自己的11年,陪女儿的15年,今天我也大学毕业啦!”蔡妈妈说,这是女儿和学校送给她的“最好的人生毕业礼”。在6月28日举行的厦门工学院2017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庄德为坐在轮椅上的蔡丹薇拨穗,她顺利大学毕业。
回忆往昔,蔡妈妈说,曾经以泪洗面的日子不在少数,但现实改变不了,她就专职在家照顾女儿,由蔡爸爸独自在外打拼。“怕她遭受不一样的眼光,丹薇的幼儿园和一年级都没有在学校读,都是我在家辅导她。”可蔡妈妈也希望丹薇能和其他孩子一样在课堂里读书,她和蔡爸爸跑遍泉州的中小学,看学校的条件能否给丹薇生活和学习上的便利,再选择条件比较好的学校。
一直以来,丹薇都很努力学习,高考之后,成绩不错。原本,蔡妈妈和蔡爸爸计划让她就在泉州读大学,但考察一番,泉州大学很少在大学宿舍、教室安装电梯的。于是,他们“转战”厦门,找到了厦门工学院。“学校每栋教学楼和宿舍都安装了电梯,每个路口都有适合轮椅通过的小斜坡和无障碍通道,校方还特地为丹薇安排一个单人的宿舍。”蔡妈妈十分开心,“为了照顾她,她弟弟小时候就放老家让老人照顾。丹薇上大学时,弟弟读高中,我还是要分一些时间照顾他。”因为决定走读,学校给予生活上和学习上的便利,使她们减轻不少负担。
旁人常问蔡妈妈累不累,苦不苦,她更多的是笑。对于她来说,照顾女儿已是她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习惯。而对丹薇来说,父母比自己辛苦太多了,她没有什么理由放弃。和正常人一样从小学到大学,虽然很辛苦,但是坚持就是坚持不住的时候再坚持一下,然后成为一种惯性。
无独有偶,来自漳州的江溢洲,因从小身患残疾,在高考结束后,就一直想为自己找一所生活方便,更有人性化的大学就读,经不少人介绍,了解到厦门工学院基础设施健全,校园建设很有人性化,教室和宿舍楼都有电梯,非常方便学习,就毅然填报了志愿,就读于厦门工学院2015级软件工程2班。
“来到大学后,发现厦门工学院比自己原先了解到的还要好。”溢洲说,在当初填报志愿时,他特地打电话跟学校招生办说明了残疾情况,怕学校会歧视,“然而我想多了,老师当场就鼓励我,叫我过来就读,说学校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转眼间,已经在校就读2年的溢洲十分喜欢学校生活和学习氛围,“学校不仅一开始就为我单独安排在有电梯方便进出的宿舍,为我专门在宿舍楼门口修建了几米长的斜坡方便我轮椅进出,还把每学期方便进出的班级安排好。”而每当学校老师和领导时不时到宿舍看望他的时候,溢洲一次次的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
“最害怕旁人的别样眼神。”对丹薇和溢洲来说,这是他们坚持过程中的大困难,但更多的是周围人的温暖。“感恩有你们!”他们感激这些年帮助他们的人,感谢大学的李德文董事长和校长蔡远利等校领导以及无私帮助过他们的老师和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