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西北工业大学学生自主创立的地方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调研团队“瓜呱文化档案”在陕西省西安市展开了线上线下联动调研,以选取典型项目踩点的方式深入学习和了解所在地区文化产业的历史和传承、保护现状,通过对所在地博物馆、文化公园、名胜古迹及相关文创产品的调查,以文化地图的形式宣传当地文化特色,并建立公众号进行传播,免费为各地民众提供攻略,彰显大众宣传文化传播与文化保护的重要性。此次的西安专题意在向大众介绍三日游玩西安的完整攻略。
Day 1 揽兵马风采 观华清山水
1.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简介:秦始皇兵马俑,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城东。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共有一、二、三号3个兵马俑坑。一号坑是一个以战车和步兵相间的主力军阵,总面积14260平方米,约有6000个真人大小的陶俑。二号坑是秦俑坑中的精华,面积6000平方米,由四个单元组成,四个方阵由战车、骑兵、弩兵混合编组,严整有序,无懈可击。三号坑是军阵的指挥系统,面积524平方米。秦兵马俑坑发现于1974-1976年,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1979年向国内外公开开放。兵马俑的发现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秦始皇陵(包括兵马俑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它不仅是中国人民、也是全人类的一份珍贵文化财富。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的建立和发展,曾历经坎坷和艰辛,凝聚着许多人的心血和汗水。
2.华清宫
简介
华清池,亦名华清宫。东距西安23公里。紧依京畿的地理位置,旖旎秀美的山水风光,自然造化的山地温泉,让周、秦、汉、隋、唐历代帝王皆在此营建离宫别苑,享受天然的旖旎风情。
公元745年至755年,每年农历十月,唐玄宗都要偕贵妃姊妹和大臣来华清官“避寒”,翌年暮春才返回京师长安。著名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描摹了玄宗与贵妃在此的恩爱欢娱之情。此时的华清宫达到鼎盛,成为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被称为“第二长安”。
1936年12月12日,现代史上著名的“西安事变”爆发于此,华清池又一次成为改写中国历史的地方,受到世人瞩日。
景区内现有以唐代文化为核心的宫廷文化区、御汤文化区、爱情文化区、梨园文化区、环园文化区等五大文化区。华清池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是中国唐文化旅游标志性景区。华清池是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文明景区建设先进单位、中国名园。
Day 2 寻城墙钟楼古迹 品回民风情万千
1.西安城墙
西安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现存城墙为明代建筑,全长13.7千米,始建于明太祖洪武三年(1370年),洪武十一年(1378年)竣工,是在明太祖“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政策指导下,在隋、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当时是西安的府城。明太祖朱元璋将次子朱樉册封为秦王,藩封、府治同在一城,因而城池规模宏大坚固,再加上后来明清屡次修葺、增建,至今保存完好。2004年初,西安市含光门段城墙道路工程施工,陕西省古建设计研究所(今陕西省文化遗产研究院)受有关部门委托,配合工程,对该处暴露的城墙断面展开考古调查,认定它结构复杂,时间跨度从隋唐至现代,历经五次大的修筑而成。
2.钟楼
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城内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是中国现存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的钟楼。钟楼建在方型基座之上,为砖木结构,重楼三层檐,四角攒顶的形式,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初建于广济街口,明神宗万历十年整体迁移。
3.回民街
回坊风情街在鼓楼的边上,是回民区的一条街道,长约500米左右,南北走向,特点是青石铺路,绿树成荫,路两旁一色仿明清建筑,或餐饮、或器物,均由回民经营,具有浓郁清真特色。历史街区内有10座年代不一、大小各异的清真寺,其中最著名的是化觉巷清真大寺。走在街区内,随处可见具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和穆斯林建筑风格相融合的商业网点,民族服饰、工艺品、清真副食、餐饮店和回民小吃店扑面而来。目前这里有6万多回族穆斯林群众的聚居区。 街区内众多街道具有浓郁的伊斯兰风格,清真饮食城、民族购物中心和清真寺、回民生活区“相映成趣”。
Day3 陕历博与碑林 大兴善与雁塔
1.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是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一级博物馆,首批中国AAAA级旅游景点,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该博物馆是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被评选入“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馆藏文物居中国博物馆前列,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的外观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建筑艺术上成为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的设计思想,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反映出唐代博大辉煌时代的风貌。布局设计上,借鉴了中国宫殿建筑“轴线对成,主从有序,中央殿堂,四隅崇楼的特点”。整座建筑主次分明、散中有聚,突出古朴凝重的格调,营造出古代帝宫与传统园林相结合的气氛,再现出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为一体的风范,表现了中国传统宫殿建筑“太极中央,四面八方”的空间构图特色以及千百年来早已潜入中国人空间意识中的“超以像外,得于寰中”的东方宇宙哲理。2016年,陕西历史博物馆被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评选入“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
2.大雁塔
大雁塔建于唐长安城晋昌坊(今陕西省西安市南)的大慈恩寺内,又名“慈恩寺塔”,今存。塔高64米,塔身枋、斗拱、栏额均为青砖仿木结构。唐永徽三年(652年),玄奘为保存由天竺经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了大雁塔。七层塔身,通高64.517米。大雁塔是现存最早、规模最大的唐代四方楼阁式砖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6月22日,大雁塔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3.西安碑林博物馆
碑林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三学街文庙旧址,是一座收藏、研究碑石墓志及其它古代石刻艺术品的博物馆,是西安碑林博物馆的主体。碑林中荟萃了中国古代精美碑石艺术,石碑众多,还有丰富的碑石墓志、石刻艺术品。碑林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石刻的集中点之一,也是历代名家书法艺术荟萃之地。西安碑林已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碑林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以它独特的收藏而成为中外驰名的艺术瑰宝。
4.大兴善寺
大兴善寺位于西安城南约2.5公里的小寨兴善寺西街。始建于晋武帝司马炎泰始至泰康年间(公元265—公元289年),距今1700余年,是西安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佛寺之一。隋文帝开皇年间扩建西安城为大兴城,寺占城内靖善坊一坊之地,取城名“大兴”二字,取坊名“善”字,赐名大兴善寺至今。隋唐时代,长安佛教盛行,由印度来长安传教及留学的僧侣,曾在寺内翻译佛经和传授密宗。大兴善寺因此成为当时长安翻译佛经的三大译场之一,成为中国佛教密宗的发源地,也是中印文化交流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地方。现存寺院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大兴善寺是一座具有中外影响的古刹,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开放寺院之一。
编者:翟珉梓、屈奕帆